纖維束過濾器日常運行維護的注意事項-杭州鑫凱
2025-09-08 點擊量:
纖維束過濾器的日常運行維護直接影響其過濾效率、濾料壽命及系統穩定性,需圍繞 “運行監控、反洗管理、設備檢查、異常處理” 四大核心環節開展,以下是具體注意事項,按場景分類說明:
日常運行需實時關注關鍵參數,通過數據變化判斷設備狀態,避免濾料堵塞、失效或系統故障:
-
進出口壓力與壓力損失(ΔP)監控
-
記錄過濾器進口壓力(通常穩定在 0.2-0.4MPa,具體需匹配工藝要求)和出口壓力,計算壓力損失(ΔP = 進口壓力 - 出口壓力)。
-
正常運行時,ΔP 應控制在0.05-0.15MPa;若 ΔP 快速升高(如 1 小時內超過 0.2MPa),說明濾料截留雜質過多,需及時啟動反洗,避免濾料被壓實、過濾效率驟降,或因壓力過高損壞設備密封件。
-
若 ΔP 長期過低(<0.03MPa),需排查是否存在濾料松動(如束狀濾料散開)、濾層短路(水未經過濾直接通過),或進水濁度過低(無需頻繁過濾),前者需停機檢查濾料固定結構。
-
進出水水質監控
-
定期檢測進水濁度(需符合過濾器設計要求,一般≤20NTU,高濁度水需預處理)、出水濁度(正常應≤1NTU,特殊工藝如飲用水需≤0.5NTU),以及懸浮物(SS)、COD 等關鍵指標。
-
若出水濁度突然升高(如超過 2NTU),可能是濾料破損(纖維束斷裂導致雜質穿透)、反洗不徹底(殘留雜質二次泄漏),或濾料層被擊穿(如濾料長期未更換導致孔隙過大),需停機排查原因。
-
流量與運行負荷控制
-
嚴格按照過濾器設計額定流量運行(通常濾速為 10-20m/h),避免超負荷(流量過大):
-
超負荷會導致水流對濾料沖刷力增強,濾層截留效果下降,同時加速濾料磨損;
-
流量過小則可能導致濾層沉積雜質板結,反洗難度增加。
-
若工藝需調整流量,應逐步微調(每次波動不超過 10%),避免瞬間流量沖擊。
反洗是恢復濾料性能的核心步驟,操作不當會導致濾料失效或設備損壞,需注意以下細節:
-
反洗時機與頻率
-
優先按 “壓力損失觸發”(ΔP 達到 0.15-0.2MPa)啟動反洗,而非固定時間(如每日 1 次),避免無效反洗(濾料未飽和)或過度堵塞(反洗不及時)。
-
若進水濁度長期偏高(如 > 30NTU),可適當增加反洗頻率,但需避免每日反洗超過 2 次,防止濾料過度揉搓磨損。
-
反洗參數控制
-
反洗水強度:通常為15-25L/(m2·s)(具體需參考濾料材質,如滌綸纖維束取 20-25,丙綸取 15-20),以濾料能 “充分膨脹、無死區” 為宜 —— 膨脹高度約為濾層原高度的 50%-80%,若膨脹不足,濾料間隙雜質無法沖洗;膨脹過高,可能導致濾料流失(需檢查反洗排水濾網是否完好)。
-
反洗時間:單次反洗時間控制在5-10 分鐘,以排水濁度≤5NTU 為終點(避免反洗時間過長浪費水資源,或過短殘留雜質)。
-
輔助措施:若濾料易板結(如處理含油廢水),可在反洗前加入低濃度清洗劑(如 0.1%-0.5% 檸檬酸或 NaOH,需根據水質 pH 調整),浸泡 10-15 分鐘后再反洗,避免化學試劑殘留(需用清水沖洗至 pH 中性)。
-
反洗后的檢查
-
反洗結束后,觀察濾料是否均勻復位(無局部堆積或空缺),若出現濾料 “結塊”,需手動松散或增加一次反洗;
-
啟動運行前,先排水 3-5 分鐘,排除反洗殘留的濁水,避免初始出水水質超標。
除日常監控外,需定期對設備結構和濾料進行檢查維護,延長使用壽命:
-
設備本體檢查(每周 1 次,重點部位每日巡檢)
-
密封件:檢查過濾器進出口閥門、法蘭、人孔門的密封面,若出現漏水,需及時更換密封圈(優先選用耐老化的丁腈橡膠或氟橡膠材質),避免壓力損失增大或水質污染。
-
內部結構:每月打開人孔門(停機、泄壓后),檢查濾料固定裝置(如多孔板、束狀濾料掛鉤)是否松動、斷裂,若有濾料脫落,需重新固定;檢查反洗布水器是否堵塞(如孔徑被雜質堵塞),可用高壓水沖洗疏通。
-
儀表:校準壓力變送器、流量計、濁度儀(每月 1 次),確保數據準確,避免因儀表誤差導致誤判。
-
濾料維護(每季度 1 次)
-
外觀檢查:觀察纖維束是否有明顯斷裂、老化(如顏色變深、脆化)、油污附著,若局部破損比例超過 10%,需提前更換(無需整體更換,可局部補充);
-
性能測試:取少量濾料測定其截留能力(如實驗室模擬過濾,對比新濾料與舊濾料的出水濁度),若截留效率下降超過 30%,即使未到設計壽命,也需更換濾料。